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观点洞察
阿里公益:人人参与 公益正在更简单
发布日期:2022-09-30


image.png


2017年9月5日,阿里巴巴公益(以下简称阿里公益)向社会发出“人人3小时,公益亿起来”的倡议,并开启首届“95公益周”,从那时起,仅用了5年时间,互联网公益的内涵和外延都得以拓宽——有趣、丰富、便捷的公益参与模式,让公众参与更简单;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双轮驱动,让社会资源形成合力更简单;科技力量和公益标准保驾护航,让公益信息记录与反馈更简单。在互联网技术赋能之下,点滴善意善行汇聚成海,汇聚全民参与公益的磅礴力量。

图片图片图片

2021年9月1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扎实做好民政在全面小康中的兜底夯基工作发布会上,民政部提出,将探索建立慈善行为的记录和激励机制,让一个人一生都有一个慈善账户,一生做慈善,造福社会一生。

今年,阿里公益积极响应号召,在民政部指导、浙江省民政厅支持下,于“95公益周”前夕上线了“浙江公益慈善账户”,实现公益慈善行为记录与激励机制的新突破。

这是人人可参与、公益更简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公益正在更可见

公益模式丰富有趣 数据化助推人人参与
9月2日,第七届浙江慈善大会为132个公益慈善典型颁发了浙江省慈善领域最高奖项。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发起的“人人3小时”公益平台凭借在人人公益领域的产品创新和公众带动能力,获得慈善项目和慈善信托奖。
时间回溯到2017年的“中华慈善日”,阿里公益举办首届“95公益周”,向社会提出“人人3小时,公益亿起来”的倡议,并发布了“人人3小时”公益平台。经过5年多的发展,“人人3小时”公益平台已在淘宝、支付宝等近20个APP上线,今年“95公益周”期间还上线了微信小程序。
image.png
打开支付宝APP,搜索“3小时公益”,登入平台最先看到的是ID(账号名)下的两项数值:我的公益时、共参与行动次数。记者在平台上成功参与了“举报网络非法信息”和“益起猜—绿色答题互动”两项公益活动后,公益时增长至0.6,公益行动为2次。这种清晰的“收入”记录,让每一次公益行为都有了具体的数据化标准。
在平台上,用户可以轻松参与捐款、捐物、献血、线下志愿服务等传统公益项目,也可以加入捐声音、捐步数、捐跳绳千卡数、公益答题等创新玩法。今年“95公益周”期间,“人人3小时”公益平台还针对泛公益参与和年轻人的公益兴趣,专门上线了爱豆成长体系,“趣味养豆”成为今年“95公益周”主会场玩法。这些公益行为所获得的公益时,将全部实时录入个人“公益慈善账户”当中。
今年“95公益周”,“人人3小时”公益平台与中华志愿者协会联合推出了《公益时评定准则》团体标准,并在民政部指导和浙江省民政厅支持下发布“浙江公益慈善账户”。只要籍贯在浙江或工作、学习、生活在浙江的用户,均可以自主申请该账户。
“公益慈善账户”将记录个人获得的公益时数据以及参与泛公益的数据。公益时包含捐献公益时、出力公益时,主要记录个人利他的行为;泛公益主要记录个人参与公益培训、互动,进行公益知识学习等行为。在今年的“95公益周”期间,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与“志愿浙江”平台启动公益时的互联互通,并与学军小学联合发布青少年公益账户。
目前,账户中的公益时记录已经可以和杭州市积分落户、杭州市部分惠民政策如钱江分、芝麻信用分,以及团中央大学生第二课堂学分关联;同时,用户可通过做公益积累爱豆,进行二次兑捐奉献爱心或兑换相关权益,激励用户更多做公益。未来,“公益慈善账户”也将拓展至更多城市。
“公益除了捐款,更重要的是行动。我们一直在强调‘人人参与才是公益’。互联网带来了公益参与方式的多样化,让公益参与更高效,让公益变得没有门槛。那么,如何让公众参与有乐趣、有成就、有收获?”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孙利军谈道,“我们希望做公益,是一段充满乐趣、有成就感和收获感的旅途。因此,我们推出公益时标准和公益慈善账户,可记录、可沉淀、可分享,随时可以‘晒’,让每个用户都真实地看到自己的成长,让善意的价值被无限放大,让公益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据统计,2022财年“人人3小时”项目带动了7.8亿人次在平台上发生公益行为,超过1亿人次的95后、“Z世代”用户在阿里平台做公益,他们在捐赠和公益行为两个领域都非常活跃,用“公益宝贝”等善因购买形式带动了更多的品牌和商家加入公益行列。
image.png
“人人3小时”公益平台于今年“95公益周”发布“浙江公益慈善账户”

公益正在更可及

专业化运营平台高效便捷 带动生态伙伴合力


除了广大用户通过“人人3小时”公益平台捐赠爱心、参与公益行动,还有一批公益机构也在其中为解决社会问题而努力。
浙江省慈善联合会副秘书长、浙江省慈善事业发展委员会秘书长郑壹零便是阿里公益的资深公益伙伴。“我们是比较早的一批使用‘人人3小时’平台组织公益活动、招募志愿者的组织,可以说,这个平台专业化的运营和服务很让人惊喜,有种‘私人管家’式的体验感。”
“随着人人参与公益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越来越多的机构和组织投身公益事业,然而很多初创型机构在组织活动时,难免遇到各类问题。‘人人3小时’公益平台的服务体验成为这些初创型组织的‘私教课’,能够帮助他们尽量少走弯路,快速成长。”
据统计,2022财年,活跃在“人人3小时”公益平台上的公益机构有4000多家,他们发布了包括抗击疫情、救灾救助、环境保护、社区服务、困境帮扶、心灵陪伴等各种各样的公益活动,通过“人人3小时”公益平台召集志愿者。平台给机构提供发布好项目的机会,也让机构能更快找到全国各地有各种专业知识的志愿者。
今年的“95公益周”,平台也获得了公益机构的大力支持,他们组建了超1500个“爱心战队”,带动公众参与到“益起动”“益起读”“益起写”“益起跳”“益起学”等公益活动中,通过不同方式为乡村儿童的操场、足球场、体育包等多个公益项目筹集运维资金。
此外,“人人3小时”公益平台还发挥阿里巴巴生态的优势,联动淘宝、飞猪、高德等20多个阿里生态的业务及产品,通过各自的特色业务场景,深入融入本次“95公益周”,共推“人人公益”,让更多人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到公益当中。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浙江省血液中心支持下,高德献血地图1.0版本于近日上线,打开高德地图搜索“献血”,即可看到全国无偿献血公益地图,还能学习献血小知识;淘宝鼓励用户通过“淘金币”,为困境老人提供助餐;闲鱼在“95公益周”期间提供了免费旧衣回收服务,提交旧衣回收订单后,最快2小时内,便有专人免费上门收取旧衣;饿了么推出针对边远地区老人的公益用餐计划;飞猪联合阿里巴巴乡村振兴基金发起飞猪学堂,支持县域的旅游发展……
“公益不是一个人做很多,是很多人一起做一点点。”通过全生态的参与,阿里公益正创造出更多商业之上的社会价值。

image.png

“人人3小时”公益平台联合公益机构,倡导公众参与“益起跳”,助力乡村孩子体育梦


公益正在更可信

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共赢 “链上公益”保驾护航

在全民公益浪潮下,公益平台及公益组织如何增强公众的信任度,怎样才能不辜负这些爱心?这是必须要解决的“公益之难”。这一点在“公益宝贝”项目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当用户选择带有“公益宝贝”标签的商品,并完成购物消费后,商家后台设置的捐赠金额就会自动转给公益组织或项目,捐赠路径可通过区块链技术完整追溯。

“公益宝贝”计划诞生于16年前帮助身患绝症的淘宝店主周丽红筹款的爱心项目,随后发展壮大走向开放。“公益宝贝”打通了消费者、商家、公益组织三者之间的关系。淘宝天猫商家可选择任意商品加入“公益宝贝”,自主设置捐赠金额、指定公益项目。消费者购买并成交后,平台会按照商家设置的捐赠金额给其指定的公益组织、项目。

截至2021年“双11”,已有超过800万商家积极参与,促成了473亿笔爱心订单;累计7亿消费者购买,默默帮助到了4300万人次。这背后,“公益宝贝”筹集的善款通过200余个公益项目,转化为一顿顿爱心午餐、一次次关怀陪伴、一个个窗明几净的现代化教室……

去年“双11”预售开启当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全面升级“公益宝贝”项目,打造公益的“双11”。此次“公益宝贝”的升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聚焦帮助困境人群、增加商家公益专属标识、鼓励分享公益项目。而“公益宝贝”捐赠善款将重点帮助欠发达地区家庭的主要劳动力购买公益保险、帮大山深处的孩子找到“童伴妈妈”、为困境中的老人提供爱心午餐。

在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懿楚看来,“公益宝贝”是打通商业与社会的“善意货币”,让那些没能参与“双11”的人,也能感受到“双11”的温度。当“双11”交易峰值出现的时候,爱心峰值也会出现。除了设置公益宝贝,淘宝天猫商家的店铺里,各种各样的公益活动正在上线:在快递包裹上印上走失儿童的信息,为乡村儿童建移动澡房等。

面对大量的爱心网友,如何让爱有依托、被相信,让善意捐赠有痕可追,让公益行为有痕可见,成为了阿里公益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020年9月5日,阿里公益通过推动区块链技术发展,破解公益行业的信任难题;推动公益区块链标准化,助力公益行业数字化转型,正式发布《公益链技术和应用规范》团体标准,这是国内首个公益区块链团体标准。这份标准涵盖了公益项目存证上链所需要的技术要求、公益组织及项目执行各相关方应用要求、信息保护要求等三大类共十余项具体执行标准,能够帮助公益组织更快更好地实现上链,进而提升公益项目的执行效率及公开透明度。此外,阿里巴巴公益平台和支付宝公益平台还联合推出“透明度数字化建设”专项行动,共建公益项目评价体系。

如今,淘宝“公益宝贝”已经实现100%上链,超六成的平台善款可通过支付宝“链上公益”全程查看。科技解决了信任问题,让公开、透明的流程成为现实。“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科技的力量”,这正是阿里巴巴长久以来的公益理念,让每一份爱意都不被辜负。(本文图片由阿里巴巴公益提供)


image.png


来源:2022年9月7日《中国社会报》(记者:周冉冉)